1.概念 困境救助计划是指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为帮助遭遇困境的人群提供物质帮助和心理支持的一种特殊社会救助方式。
2. 意义
(1)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我国困境救助计划的发展现状
1.发展初期的阶段 我国困境救助计划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
(1978-1992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开始尝试建立困境救助制度,主要采取的是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的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
(2)发展阶段
(1993-2008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开始加大了对困境救助计划的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财政支出、完善救助政策等,但仍然存在覆盖面窄、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3)完善阶段
(2009年至今) 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加注重困境救助计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监管、完善制度等,救助范围不断扩大,救助标准逐步统一。
四、困境救助计划方案的模板及其使用方法
1.模板
(1)制定目的:明确救助对象、目的、期限等。
(2)制定内容:包括生活援助、医疗救助、教育援助等。
(3)制定方式:政府出资、社会组织捐助、个人捐助等。
(4)实施主体: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等。
2. 使用方法
(1)明确目的:在制定困境救助计划方案时,要明确救助的目的,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
(2)确定救助对象:根据救助目的和内容,确定需要救助的人群。
(3)制定救助标准:根据救助对象和内容,制定相应的救助标准。
(4)签订救助协议: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或企业签订救助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实施救助:按照协议内容,开展具体的救助工作。
(6)监督评估:定期对救助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五、建议
1.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救助政策。
2. 加强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丰富救助形式。
3. 加强监管,确保救助资金的安全、透明和有效。
4. 定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5. 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救助计划的发展。